職位推薦
- 珍格醫療-臨床銷售 15001-20000
- 地奧制藥-醫藥代表 6001-8000
- 普利德醫療-醫療設備銷售經理 面議
- 大唐-兼職招商經理 面議
- 景德中藥-直營經理 6001-8000
- 安邦醫藥-省區招商經理 8001-10000
- 恒瑞醫藥-醫藥信息溝通專員 6001-8000
- 黃河中藥-學術講師 8001-10000
發布日期:2017-05-18 瀏覽次數:212
阿里健康主要業務包括:醫藥電商、藥品追溯平臺經營和智慧醫療業務。醫藥電商業務包括自營醫藥B2C業務、向天貓主體“提供外包及增值服務,集采分銷業務及其他相關業務”,其智慧醫療業務目前“尚處于發展初期”,截至2017年3月31日,“累計提供了超過600萬人次的在線醫藥健康咨詢服務”。
財報披露,2017年,阿里健康產品追溯平臺業務營收0.96億元;醫藥電商業務合計營收3.79億元,其中醫藥B2C業務營收2.91億元,向天貓主體提供外包及增值服務營收0.40億元,集采分銷業務營收0.23億元,其他業務營收0.25億元。
醫藥電商業務成阿里健康最大收入來源
作為中國最大的醫藥B2C第三方平臺,天貓醫藥館自2016年下半年開始涉足自營醫藥B2C業務。2016年5月底,95095平臺商家(即天貓醫藥的商家)發布通知,從2017年5月27日起停止發布銷售藥品類目商品。原因是接到河北藥監局通知,配合停止第三方平臺藥品網上零售業務。
暫停了第三方平臺藥品網上零售業務之后,阿里健康通過收購具備醫藥電商C證的線下連鎖藥房,開始了自營醫藥B2C業務之路。2016年7月6日,阿里健康發布公告,已經與廣州五千年醫藥連鎖有限公司訂立收購協議,以1680萬元的價格收購該公司全部股權。后者早在2015年1月30日即獲得了由廣州食藥監局頒發的醫藥電商C證。后期,廣州五千年醫藥連鎖有限公司更名為阿里健康大藥房醫藥連鎖有限公司,原網上藥店“良心大藥房”也更名“為阿里健康大藥房”。阿里健康采用的模式是從天貓醫藥館跳轉至阿里健康大藥房。而與此同時,天貓醫藥館其他商家的OTC業務均改為“消費者提交需求,貨到付款”的模式。目前,阿里健康醫藥B2C業務僅限于OTC類目,并未涉足醫療器械等品類。
阿里健康自營醫藥B2C業務發展迅猛。據其2016年11月24日中期業績報告顯示,線上自營店收入在半個多月達到7.89萬元;截至9月30日,其B2C藥房業績收入達138萬元。
自營醫藥B2C業務收入從0到2.91億元,阿里健康僅用了不足9個月的時間。阿里健康2017財報介紹,憑借本集團的運營和品牌優勢,以及團隊高效的執行力,本集團迅速完善倉儲、物流、客服等配套系統,推動醫藥電商自營業務高速成長。該業務已快速成長為本集團現階段重要的營業收入來源。
根據財報介紹,阿里健康牽頭成立的“中國醫藥O2O先鋒聯盟”已初具規模,自2016年5月,阿里健康與德生堂、百佳惠蘇禾、百草堂、康愛多等65家連鎖藥店,共同宣布成立“中國醫藥O2O先鋒聯盟”,已“與200多家連鎖藥店開展合作,覆蓋全中國過百個城市的2萬余個藥房門店。”
值得關注的是,除醫藥B2C業務以外,阿里健康已經開始布局醫藥供應鏈集采分銷業務。
阿里健康解釋稱,“中國醫藥保健市場之特點為醫藥保健產品之分銷高度分散且供應鏈冗長。醫藥產品供應鏈當中還有很多可提升效率之空間。本集團致力于用互聯網提升醫藥保健產品供應鏈之透明度,提升供應鏈效率,從而讓市場參與各方和消費者都可從中受益?!眹沂乘幈O局數據庫信息顯示,2015年1月,天貓已經獲得了醫藥電商A證。阿里健康醫藥B2B平臺與業務也呼之欲出。
超半數中國藥企已入駐碼上放心平臺
藥品追溯平臺業務是阿里健康除醫藥電商業務的第二大重要業務。2017財年,阿里健康藥品追溯平臺業務營收0.96億元,增長70.16%。2016年以來,阿里健康的藥品追溯平臺業務經歷了許多的波折。
阿里健康2017財報介紹,截至2017年3月31日,已有包括藥品、食品、滋補品行業在內的超過5000家企業與本集團簽約,入駐碼上放心平臺,其中入駐的藥品生產企業數量已超過中國藥品生產企業總數的一半。
300多萬優質簡歷
17年行業積淀
2萬多家合作名企業
微信掃一掃 使用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