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位推薦
- 珍格醫療-臨床銷售 15001-20000
- 地奧制藥-醫藥代表 6001-8000
- 普利德醫療-醫療設備銷售經理 面議
- 大唐-兼職招商經理 面議
- 景德中藥-直營經理 6001-8000
- 安邦醫藥-省區招商經理 8001-10000
- 恒瑞醫藥-醫藥信息溝通專員 6001-8000
- 黃河中藥-學術講師 8001-10000
發布日期:2017-04-24 瀏覽次數:279
藥品價格虛高,成為老百姓“看病貴”的重要原因之一。如何擠掉藥品在流通領域的水分,使中間加價更加透明化,從而進一步推動降低藥品虛高價格?
我省近日出臺《關于在四川省公立醫療機構藥品采購中推行“兩票制”的實施方案(試行)》(以下簡稱《方案》),在公立醫療機構藥品采購中推行“兩票制”工作,以期進一步降低藥品虛高價格,減輕群眾的用藥負擔。
從藥品流通領域入手降低虛高的藥價,再加之已實行的“五位一體”的集中采購新機制、城市公立醫院取消藥品加成等措施,在新一輪醫改中,我省努力解決藥品價格虛高問題,讓群眾真正得到實惠。
□本報記者陽帆
從流通環節入手
壓縮中間環節,杜絕層層加價
“開兩次票,減少了藥品流通的中間環節,把中間的一些‘水分’擠掉,實際上是給老百姓節省了費用。”對于剛剛出爐的《方案》給老百姓帶來的實實在在的好處,成都醫學院附屬醫院藥劑科主任袁明勇說。
所謂“兩票制”,是指藥品從生產企業到流通企業開一次發票,從流通企業到醫療機構開一次發票。
“‘兩票制’的實施,將有利于規范流通秩序,減少中間環節,有利于加強藥品監管。”省衛計委藥政處負責人表示,“兩票制”解決了以往藥品流通環節上的“掛靠”“走票”等問題,強化藥品可追溯,凈化藥品流通市場,更能有效保障公眾用藥安全。
“兩票制”在我省將如何實施?省衛計委藥政處負責人表示,結合我省實際情況,全省公立醫療機構藥品采購“兩票制”,允許民族貧困邊遠地區公立醫療機構和其他地區基層醫療機構,在“兩票制”的基礎上再開一次藥品購銷發票,逐步實行“兩票制”。
看到《方案》,作為藥品流通企業的成都國際醫藥港醫藥有限公司執行總經理張廷東認為,“兩票制”的實施,規范了目前藥品的銷售行為,壓縮了流通環節,加強了對藥品的監管。同時,提高了行業集中度,有利于醫藥產業健康發展。目前我省有400多家藥企,“兩票制”有利于藥品市場在轉型過程中實現“優勝劣汰”,讓患者用上放心藥。
作為藥品生產企業,好醫生藥業集團執行總經理胡升平認為,“兩票制”的實施,能在一定程度上減少藥品價值不符的現象,對大品牌、大企業來說減少了市場的不良競爭,對患者來說能真正用上價值相符的藥品。
胡升平說,《方案》中提出的允許民族貧困邊遠地區公立醫療機構和其他地區基層醫療機構在“兩票制”的基礎上再開一次藥品購銷發票,這實際上是解決邊遠貧困地區藥品配送“最后一公里”的問題。
從采購環節入手
集中分類采購,采購價格平均降幅42%
每次醫院要采購藥品,袁明勇都會登錄“藥品(疫苗)集中采購交易系統”進行集中掛網采購。
藥品集中掛網采購,不是成都醫學院附屬醫院一家的做法。據省衛計委藥政處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全省共有6160家公立醫療衛生機構的藥械采購交易行為被納入監管范圍,覆蓋了除村衛生室以外的全部公立醫療衛生機構,有超過8000家藥械生產、經營企業上網交易,構建了藥品、高值醫用耗材、醫用設備、第二類疫苗、體外診斷試劑“五位一體”的集中采購新機制,2016年上網采購金額達421億元。
該負責人表示,進行集中掛網采購,可以把醫療機構在采購、使用過程中最容易出現問題的東西全部陽光公開化,防范醫療機構出現問題,也便于大家相互查證。“通俗來講,同樣一個醫療設備,這家買是100萬,那家買是1000萬,這怎么可能呢?”
對于集中掛網采購給老百姓帶來的好處,該負責人表示,集中掛網采購讓藥價逐步回歸到一個合理的價格區間,讓老百姓用最合理的價格買到最需要的藥。
部分藥品尤其是用于腫瘤等重癥的藥品,雖然療效很好,但價格過高,患者使用時承擔著巨大的經濟負擔。針對這一情況,在符合國家規定的前提下,我省選擇價格昂貴、社會關注度高的抗腫瘤藥品作為首批雙信封招標及談判(議價)藥品,10個品種219個產品被納入首批招標范圍,2015年底完成開標,使這些藥品降價幅度達38%,有效減輕了重癥患者負擔。
“總的來看,開展藥品集中分類采購后,相同通用名藥品的價格與10年前相比,平均降幅為42%,最大降幅達94%,降幅達50%以上的藥品數量占總掛網藥品的27%。”該負責人說。
從銷售環節入手
取消藥品加成,實行藥品零差率銷售
4月16日,記者走進成都市第二人民醫院門診大樓,看見不少市民在信息查詢機上查詢藥品價格。記者隨后點開系統,輸入阿莫西林這種常用藥,系統顯示其中一種阿莫西林膠囊的進價為12.7008元,售價為12.7000元,售價和進價之間實現了零差率。
“現在在醫院看病,感覺藥價比以前便宜了。”成都市民王先生對記者說。
王先生的這種感受得益于去年12月20日,我省開始實施的城市公立醫院取消藥品加成政策。
“取消藥品加成之前,醫院在銷售藥品的時候有不超過15%的加價,現在取消了加成,進價和售價一樣,降低了患者買藥的費用。”袁明勇說。
“藥品加成政策是計劃經濟時期對公立醫院的一種補償政策,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逐步演變成以藥補醫機制,使公立醫院偏離了公益性軌道,導致了藥品價格虛高,推動了醫藥費用不合理上漲。”省衛計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此舉破除了“以藥養醫”舊機制,同步建立的補償新機制,多渠道補償取消藥品加成減少的收入,有效控制醫療費用不合理增長,降低患者醫藥費用負擔。
根據《2016年四川省衛生和計劃生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數據顯示,2016年全省醫院門診藥費占40.41%,與2015年相比下降1.23%;醫院住院藥費占30.97%,與2015年相比下降2.02%。
300多萬優質簡歷
17年行業積淀
2萬多家合作名企業
微信掃一掃 使用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