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位推薦
- 珍格醫療-臨床銷售 15001-20000
- 地奧制藥-醫藥代表 6001-8000
- 普利德醫療-醫療設備銷售經理 面議
- 大唐-兼職招商經理 面議
- 景德中藥-直營經理 6001-8000
- 安邦醫藥-省區招商經理 8001-10000
- 恒瑞醫藥-醫藥信息溝通專員 6001-8000
- 黃河中藥-學術講師 8001-10000
發布日期:2017-04-14 瀏覽次數:268
在知名自由執業醫生、張強醫生集團的創始人張強醫生看來,無論從哪個角度解讀萬達進軍醫療,這次反復提到的790億小目標,更像是房地產新聞。充其量,算是醫療房地產新聞。離“世界級醫療”,還有若干個協和醫院的距離。
據張強醫生介紹,房地產企業成功轉型或進入醫療行業,并不是什么新鮮事。僅僅在浙江,就有兩家上市公司可以作為案例。通策醫療的前身,就是房地產企業,這幾年把口腔醫療服務做得風生水起。
浙江綠城集團,作為中國房地產界的巨頭之一,早在十年前就在杭州投資建造了浙江綠城心血管病醫院,如今在沈法榮專家團隊的打拼下,這幾年才步入了醫院發展的上升通道。其中的酸甜苦辣,經營者最有體會,和多少億沒有多大的關系。更多涉足醫療的房地產企業,所遇到的尷尬結局遠多于成功案例,醫院規模和尷尬程度成正比。
為啥有錢在醫療業卻不一定能夠玩得轉呢?
對此,張強醫生表示,和其它行業不同,中國醫療健康行業最缺的不是資本,也不缺醫院大樓,缺的是醫生人才資源流動的土壤,缺的是大量符合國際化醫療服務標準的醫生團隊,缺的是公平有序的民營公立競爭機制,缺的是國際化的醫生培養體系。
并直言,有錢可以砸出最高大最豪華的醫院和病房,有錢可以買到各種先進設備,有錢可以打最猛烈的廣告。但僅有這些,還是遠遠不夠。在如何實現“世界級醫療”的路徑上,王健林顯然把希望還是寄托在過去曾經戰無不勝的多少個億上,多少顯得在醫療健康領域跨界的底氣不足。
深圳博德嘉聯醫生集團董事長林鋒教授則在微博上表示,醫療界被王健林巨資砸向醫療行業刷屏了,“我倒是感覺,錢多任性,要說砸錢,莆田人砸了,砸出了什么呢?醫療行業沒錢固然不行,但是,錢能解決的問題都不是問題,房子造好就是醫院?醫療投資僅僅限于固定資產,本質也是房地產生意,與辦醫沒什么必然連系,要不然,為何2萬多家的民營醫院出不來幾個象樣的?”
復旦大學醫院管理研究所副所長章濱云更是笑言,“大家都關注王健林投資1000億做醫療能否成功?我個人覺得:有很大可能做成,只要他改名為~王永慶。”
但目前中國各界的超級富豪們紛涌進入醫療業,有和王永慶當年辦臺灣長庚醫院的初衷一樣的嗎?對此一位醫療界人士直言,幾乎看不到。
在中歐商學院衛生管理與政策中心主任蔡江南教授看來,按照國際慣例,應該有相當一部分的醫院是社會辦的非營利性質的醫院,比如梅奧診所、臺灣長庚等。但可惜的是,據《看醫界》觀察,截止目前為止,這樣的醫院還沒有在中國生根,更別談發芽。
張強醫生表示,王健林的企業家精神令人敬佩,他有志于改變中國醫療體系現狀并付諸行動,更應該值得尊敬!但至少目前關于萬達進軍醫療產業的所有媒體報道中,只看到萬達的商業野心和一擲千金的土豪氣勢,但沒有看到我們所期待的醫療健康產業的清晰藍圖。我們期待更多進入醫療健康領域的商業大佬們,尊重醫療的規律,推動醫療回歸該有的本質。
300多萬優質簡歷
17年行業積淀
2萬多家合作名企業
微信掃一掃 使用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