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位推薦
- 珍格醫療-臨床銷售 15001-20000
- 地奧制藥-醫藥代表 6001-8000
- 普利德醫療-醫療設備銷售經理 面議
- 大唐-兼職招商經理 面議
- 景德中藥-直營經理 6001-8000
- 安邦醫藥-省區招商經理 8001-10000
- 恒瑞醫藥-醫藥信息溝通專員 6001-8000
- 黃河中藥-學術講師 8001-10000
發布日期:2010-08-11 瀏覽次數:396
一、錯把專業當能力
在大學生求職時,他們的簡歷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在能力或特長欄上會把所學專業及課程寫上,這體現的一個很明顯的誤區是他們把所學的專業當作了自身的一種能力。
其實,我們所學的專業只是我們在高考時所填報的志愿,這其中蘊涵著我們的追求和興趣,但更多的卻是盲目和無奈。專業只是一種知識,一個社會分工的特定領域的系統集成的理論知識及方法,但它卻不是能力,更不能夠代表什么,當然,在理論的學習會有一些解決實際操作的方法,但這并不是你專業的全部,而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再加上教材的落后教法的死板都給實際不多的能力部分達了折扣。所以大學生在制作簡歷時,不要說你的專業學了什么,更不要說你在大學中真正的學到了什么,而是要先看看你所學的專業是不是你喜歡的,是不是你日后要從事的。
能力,是你解決實際問題的一種智慧,但并不是說,你具備了很多的專業知識就具備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了解了理論知識,最多是個儲藏庫的作用,但可以拿出多少,運用多少就看能力了。打個比喻來說,沒有人比百科全書知道的更多了,但你卻沒有看到它解決什么具體問題吧!
如果你所的專業并非是你要從事的,那無論你的專業知識學的多么好,它都不是你的能力,因為它對減少你的崗位差距起不到任何的作用,更不要指望用你的專業來打造你職業理想的核心競爭力了。所以當你在求職簡歷寫上你專業所學的課程是要慎重的。因為并不是你所學的專業就是對你所求職的任何崗位工作都有支持的,所以不要泛泛的把我們所學的專業當作我們求職時的砝碼,更何況你對專業的學習還不是那么精通。
二、錯把知識當技能
這個誤區在于大學生把掌握的外語、計算機理論水平當成了操作的技能,或是混淆了兩者間的區別。
其實,你具備了外語四級、計算機二級只能說明你在理論上達到了一些基本要求,尤其是在有中國特色的教育體制下的級別更是要一定的不同。而企業在招聘更注重的是你的實際技能,而不是你所獲得的證書,當然了,沒有一定的技能水平你也不會通過考試拿到證書。我們這里有襖強調的是,在簡歷中你最好把級別的理論認證用實際的數字或事例來說明,如:你可以把外語水平描述為翻譯了一些外文文章,或是曾與外國游客對過話等,把計算機水平換算為每分鐘打字80個, 可以操作并可以制作一些辦公文檔這樣更具說服和直白的表述。
所以在我們應聘目標崗位時,就不要再把自己所學的理論知識當作崗位要求的操作技能了。其實做任何的一個崗位工作,除了要求你必須具備的理論知識,還必須掌握相應的操作技能。而只有當知識轉化為技能時我們才可以安身立命,才能夠謀求更大的發展。
知識更多表現為你知道什么?你理解了什么?而技能則表現為你會做什么?能做好什么?有一技之長,我們就可以存活于世,但只擁有知識卻做不到,除非你把知識當作你向學術領域發展的砝碼。但目前的許多大學生缺少崗位所要求的必要操作技能,而且他們也意識不到這個問題,所以當企業詢問他有何技能時,他就把自己所學的理論知識回答上來了,結果自然就被淘汰了。
三、錯把興趣當工作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我們會有一些得以娛樂放松的方式,但現實中卻有些大學生卻把這種興趣愛好作為選擇職業的關鍵因素,或者被興趣愛好所左右,在找工作時發現與自己的興趣愛好不相關就不找或是以此為借口來推脫自己不想做的工作,這種誤區在十分深刻的影響著大學生的擇業觀。
其實,興趣愛好是我們享受生活的方式,在興起愛好中我們找到了事業、愛情、休閑三者間的平衡,才不會由此產生人生的不快。而一旦當把興趣愛好作為工作后,我們人生的三角平衡就被打破了,由此你就會感到一定的煩躁,通常當你把興趣定位于工作時都是很辛苦的,因為你已經把休閑轉變為工作了,沒有休閑的情況下會加速你對所從事的各工作的厭倦和討厭的。這個世界,能真正的把興趣愛好當作工作的職業或許只有這樣三種人:科學家、藝術家和妓女。從中可見能把興趣和愛好作為職業的人是很少的,也是很難的。
其實興趣、愛好真的不一定是適合我們的職業。在職業發展上,我們要知道,喜歡是一回事,勝任是一回事,選擇又是一回事,可以說,按照自己的興趣所選擇的工作會在很大程度上發揮和發展的程度,但其也不是絕對的影響因素。所以說,影響我們選擇職業與勝任工作的不是興趣、愛好或者性格,這些內在因素最多是不能讓我們做得更好,但卻不能決定我們是否能做及能否做成,只不過你要付出的更多而已。但如果你把興趣愛好與工作職業合一了,你就忍受工作中的更多寂寞和孤獨,而你也要找到另外一種平衡的方式,否則你的心理將不堪重負產生一定的職業心理問題。
四、錯把經歷當能力
一些大學生確實也做過一些社會實踐,如做過家教,促銷員,服務員等,但在畢業之際他們將其當為自己的能力去寫。其實這些實踐經歷可以給大學生更多的接觸社會、了解社會的機會,但這些實踐經歷卻并不一定就是大學生的能力。因為在職業發展的問題上,經歷并不一定就代表能力。
經歷只能代表你的過去,是過去你所做事情的綜合,經歷只能說明你曾做過什么事,搞過什么活動,是一種過程性分散性的實踐活動的時間上的總結。能力則是在你的經歷中所形成的獨特的核心優勢,你是把事情做的怎么樣,做的有什么成果的一種結果性總結。由經歷到能力是需要一個轉變的,也就是說經歷僅僅提供了一個增長能力的平臺,但至于能否轉化為能力就是個未知數了。
每個人都有過去的經歷,但并不是每個人都會在此形成能力。其原因要么是你沒有相對專注的做事情,分散的實踐事件難以在一個領域得到專一的發展;要么是你在所做的事情中沒有注意去培養核心能力的意識。總之,經歷并不一定就是能力。所以,給我們大學生的一個教訓就是,沒有方向的盲目去做許多不相關的社會實踐并不能形成你所期望的能力。
五、 錯把理想當目標
理想是什么?這在大學生眼里是個很陌生的字眼,隨著年齡的增長大學生們在現實利益的沖擊下顯得越來越成熟,已經把已經把理想當作了兒童的專利而遠離自己的頭腦。即使有一部分人有理想,也把理想錯當成了目標。
理想應該是我們追求的一個結果的最終表現,在職業上的職業理想更多的表現為是某個具體的職位,如你的職業理想是人力資源總監,那你要干的人力專員,人事主管等職位就是實現你職業理想的職業目標了,而很多大學生卻只是著眼于職業理想,而不去實現各個階段的職業目標,那職業理想也就無從實現了。這就好比你要蓋十層樓,但在真正的執行時你卻不想蓋前九層,你認為這是一種浪費,但在你么夢想十層時你的夢也就從而落空了。
所以說,在大學生中不乏有各種各樣的職業理想,如有的人希望成為明星,成為科學家,成為世界首富,成為國家主席……這些看似很難實現的理想,并不是不可能實現的,因為這個世界沒有一個人是天生就是世界首富的,國家主席的。(除極少數的外。如英國,即使是繼承的,那他的先輩也是白手起家的,而其后代只不是幸運罷了。)所以,在職業發展上你的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但我們的大學生卻把職業理想僅僅當作了理想,甚至很多人將理想轉化為目標。目標是我們可以實現的,是我們在實現職業理想過程中的階段劃分。只有把宏大的職業理想轉化為無數的可實現目標,我們的職業理想才會最終得以實現。但悲哀的是我們的大學生整天喊著要實現職業理想時,卻沒有把理想轉化為職業目標,更沒有去把轉化的職業目標實現,最終,宏大的職業理想轉為職業空想了。idxdy0003
300多萬優質簡歷
17年行業積淀
2萬多家合作名企業
微信掃一掃 使用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