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位推薦
- 珍格醫療-臨床銷售 15001-20000
- 地奧制藥-醫藥代表 6001-8000
- 普利德醫療-醫療設備銷售經理 面議
- 大唐-兼職招商經理 面議
- 景德中藥-直營經理 6001-8000
- 安邦醫藥-省區招商經理 8001-10000
- 恒瑞醫藥-醫藥信息溝通專員 6001-8000
- 黃河中藥-學術講師 8001-10000
發布日期:2025-09-30 瀏覽次數:21
近日,胰腺外科柯能文主任醫師團隊與腎移植中心黃中力副主任醫師團隊成功為一名老年女性患者實施十二指腸巨大腫瘤切除術聯合自體腎移植術。切除后的腫瘤大如榴蓮,患者卻避免了傳統胰十二指腸切除術的巨大創傷風險,最大程度保留了胰十二指腸和腎臟功能,實現了從“不可切除”到“根治性治療”的進步。這一成功案例不僅彰顯我院在復雜腫瘤微創治療領域的領先水平,也為同類患者提供了可推廣的“華西方案”。
患者張女士(化名),63歲,2年前于當地醫院發現腹腔占位,由于腫瘤較大,局部侵犯多個器官,輾轉多地均被告知手術風險較大,因此幾乎放棄。由于腫瘤持續增大,巨大的包塊壓迫導致張女士腹脹不適難以忍受,于今年7月23日,來到我院十二指腸占位多學科團隊(MDT)處就診。
經過檢查,張女士腫瘤直徑達25cm,腫瘤起源于十二指腸降段并侵犯右半結腸,同時完全包繞右腎輸尿管中段,并與右側附件緊密粘連。


(圖為患者腫瘤情況,左圖顯示腫瘤與腹部血管關系,右圖顯示腫瘤與腹腔臟器關系)
作為整個消化道手術領域風險最高的區域,針對十二指腸降段復雜的腫瘤,外科醫生既往不得不采取“胰十二指腸切除術”,即需要切除部分胃、膽囊、膽管、胰頭、小腸等多個器官,再造整個上消化道。這種術式的優勢是盡量減少“十二指腸瘺”的風險,保證圍手術期的安全,卻“犧牲”掉了術后患者生活質量。然而,對于腫瘤學上認為相對“惰性”且藥物治療效果明顯的一部分腫瘤,如果采用這種傳統辦法,對患者的損傷則太大。
十二指腸腫瘤局部切除、十二指腸空腸吻合技術的發展和進步,為這些患者帶來了福音。但是該手術方式對術者的操作要求極高,切除的范圍、吻合的位置、術后的管理缺一不可,稍有欠缺,就會導致“十二指腸瘺”的發生——這也是外科醫生最棘手的并發癥。因此,十二指腸復雜占位患者常常出現四處求醫無果的局面。
張女士的腫瘤起源于十二指腸降段,且占位巨大,同時侵犯多個臟器。在平衡了兩種術式的優缺點,和征求患者及家屬意見后,柯能文主任醫師憑借豐富的十二指腸-胰腺手術經驗,依托我院強大的多學科團隊,決定再次向復雜十二指腸腫瘤發起挑戰。他聯合麻醉科、ICU、消化內科、腎移植中心、放射科等科室的專家進行多學科討論。腎移植中心黃中力副主任醫師對張女士右腎情況做了詳細評估,手術直切切除右腎及輸尿管,雖然簡單快速、風險較小;但對于右腎功能完好的患者來說,代價大于獲益,因此選擇采取自體腎移植。
柯能文主任醫師表示,“十二指腸巨大腫瘤切除術聯合自體腎移植術避免了傳統胰十二指腸切除術的巨創風險,僅行十二指腸部分切除,再進行小腸與十二指腸端側吻合,并通過圍手術期精細管理顯著降低十二指腸瘺、胰瘺、膽瘺等并發癥風險。與此同時,自體腎移植技術最大限度保留了患者腎臟功能,輸尿管的端端吻合重建進一步減少了輸尿管膀胱吻合可能帶來的遠期并發癥。”
8月15日,手術按計劃進行。面對如此巨大的富血供腫瘤,第一要務就是快速完整切除,在此基礎上追求相對“微創”和盡量保留器官功能,需要主刀醫師極大的勇氣和精湛的技術。柯能文主任醫師團隊完整切除腫瘤及受侵的右半結腸、右側輸尿管中段、十二指腸降段和部分水平段,再行十二指腸-空腸吻合以及結腸-空腸吻合重建消化道;隨后,黃中力副主任醫師將右腎切除離體低溫灌注,再將腎臟移植至右側髂窩并行輸尿管端端吻合+輸尿管支架植入術。手術耗時約9個小時,團隊通力合作,用盡量快的速度,盡量少的出血,安全拆除患者體內的“炸彈”。
張女士術后轉入ICU,次日脫離呼吸機,術后第三日轉入普通病房,術后兩周,順利拔管出院。9月10日患者術后隨訪表示已經可以正常飲食,檢查顯示移植腎功能正常,已基本恢復正常生活狀態。

(左圖為患者腫瘤切除后標本,右圖為患者右腎切除后進行低溫灌注后準備移植)
此次手術通過整合胰腺外科、器官移植中心、重癥監護等多學科資源,實現了從“不可切除”到“根治性治療”的跨越,為患者保留器官功能并提升生存質量。這一成功案例不僅是我院十二指腸MDT團隊診療技術和方式的持續優化,彰顯了華西醫院在復雜腫瘤微創治療領域的領先水平,也為同類患者提供了可推廣的“華西方案”。
300多萬優質簡歷
17年行業積淀
2萬多家合作名企業
微信掃一掃 使用小程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