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位推薦
- 珍格醫療-臨床銷售 15001-20000
- 地奧制藥-醫藥代表 6001-8000
- 普利德醫療-醫療設備銷售經理 面議
- 大唐-兼職招商經理 面議
- 景德中藥-直營經理 6001-8000
- 安邦醫藥-省區招商經理 8001-10000
- 恒瑞醫藥-醫藥信息溝通專員 6001-8000
- 黃河中藥-學術講師 8001-10000
發布日期:2022-03-03 瀏覽次數:262
醫療美容兼具醫療和消費雙重屬性,其中的重頭角色“玻尿酸”也被劃分為多個身份:食品級、化妝品級和醫藥級。從B端破圈C端的華熙生物,似乎也在玻尿酸的多重身份下經歷著轉型之痛。
營收暴增,利潤率卻不高
近日,華熙生物發布2021業績快報。內容顯示,報告期內華熙生物實現營業收入 49.4億元,比上年同期增加 87.93%;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 7.8億元,比上年同期增加 21.13%;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 6.6億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6.74%。
其中,功能性護膚品的銷售收入增長成為營收暴增的主要原因。華熙生物表示,功能性護膚品銷售收入同比增長約146.57%。
另外,原料業務及醫療終端業務同比穩健增長。功能性護膚品業務方面,報告期內推出較多新產品;老用戶復購貢獻增加,四大品牌均形成大單品矩陣;國民品牌建設頗具成效,品牌力得到明顯提升。
原料業務同比增長約 28.62%,增速比去年有較大提升,主要原因系醫藥級、化妝品級原料穩步增長的同時,食品級原料和其他原料獲得較大幅增長。
但對比營收增速,華熙生物的利潤增速明顯緩慢許多。2018年至2020年,華熙生物扣非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速分別為88.34%、35.16%、0.13%,處于快速下降趨勢,而2021年的利潤增速同樣并不樂觀。
值得注意的是,華熙生物的產品毛利率并不低。其2020年年報顯示,報告期內產品綜合毛利率為81.41%。
高毛利卻換不來高利潤,原因為何?
toB到toC:費用增加
華熙生物是世界最大玻尿酸生產及銷售企業。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2020年全球玻尿酸原料市場中,華熙生物銷量占比43%。
靠玻尿酸原料起家的華熙生物已逐漸向醫療終端產品、功能性護膚品以及功能性食品業務延伸,華熙生物稱之為“四輪驅動戰略”。
2020年原料業務占主營業務收入的26.73%;醫療終端業務占主營業務收入的21.88%,其中絕大部分來自于醫美產品;而功能性護膚品業務實現收入13.46億元,同比增長112.19%,占公司主營業務收入的51.15%。2021年功能性護膚品銷售收入更是同比增長約146.57%。
四條腿走路會比單腿走路更穩,但要付出的“體力”也會更大。
華熙生物在2021業績快報中表示,公司高度重視長期持續增長所必須的基礎能力建設,包括進一步提升公司研發實力,繼續大幅增加研發投入;前瞻性布局產能,為未來的銷售增長預留空間;持續提升功能性護膚品品牌力;系統培養人才,組織架構優化升級,打造工業 4.0 和建設大運營體系等。以上戰略投入較大使得公司 2021 年度營業收入增速高于同期營業利潤增速。
C端有C端的玩法,華熙生物轉型背后折射出的是“成長焦慮”。
2018年起,華熙生物完成了四大功能性護膚品品牌布局:“潤百顏”“夸迪”“米蓓爾”“BM肌活”,在國貨護膚品熱潮的裹挾下,功能性護膚品業務迅速擠占各大線上銷售平臺。
華熙生物財報顯示,兩年轉型后后,功能性護膚品的營收貢獻率由2018年的22.98%提升至2021年半年報的61.99%,成為公司的營收支柱,形成以功能性護膚品業務為主,玻尿酸原料產品以及醫療終端產品為輔的營收結構。
與營收貢獻率一起飆漲的,是營銷花費。
wind數據顯示,2018 ~2020年,華熙生物的營銷支出分別為2.84億元、5.21億元、10.99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26.14%、83.74%、110.84%,占同期營收比例不斷擴大,由2018年的22.49%攀升至41.74%%。
2021三季報顯示,華熙生物在2021年前三季度的銷售開支為13.97億元,同比增幅達116%。銷售費用率高達46.4%,這意味著華熙生物進行產品營銷幾乎投入了近一半的營業收入。
除了銷售費用以外,研發費用雖然幅度不大,但也呈現了逐年上升的趨勢。2020年年報顯示,華熙生物研發費用為人民幣 1.4億元,較 2019 年增長 50.35%。
獲客成本的不斷攀升,加上營銷的邊際效用遞減,讓華熙生物的成長多了一絲不確定性。
轉型背后:原料利潤空間被擠壓
在產業鏈上游穩坐的華熙生物,為何冒險去終端“漂流”?急速轉型背后,是原料業務發展的利潤空間在不斷被擠壓。
據華熙生物年報披露,2020年玻尿酸原料的產銷量與2019年相比均呈現不同程度的下降趨勢,而庫存量卻比上年同期上升。加上疫情影響,玻尿酸原料需求減少,2021年華熙生物、魯商發展半年報顯示,這兩家公司的玻尿酸合計產能已超全年全球玻尿酸市場需求。
產能過剩帶來的是采購價下滑。從2017年至2019年,華熙生物注射級原料產品的銷售單價從每克122.62元降至2019年的每克111.69元。此外,玻尿酸原料市場競爭愈發激烈,玻尿酸原料近十年一直在降價,平均每年降幅在5%左右。
另一醫美龍頭“愛美客”的招股書數據,玻尿酸原材料平均價格已從 2017 年的 210 元/克下降至 2020 年的 160 元/克。
原料業務利潤空間持續遭到擠壓,使得華熙生物必須尋找更多遠的業績增長點,依靠全產業鏈來解決成長性問題。而從不斷上漲的營收結構來看,功能性護膚品已經成為了華熙生物新的業績增長點之一。
華熙生物董事長兼總經理趙燕在接受紅星資本局采訪時表示:“華熙生物現在是四輪驅動,哪一個輪子出問題可能這個車都跑不快。最核心的是,華熙生物是一家生物科技公司。現在重點布局應用基礎研究,就是研發和產業轉換,這是公司目前花費最大的人力、物力、精力方面。在市場轉換上,華熙需要有更多源源不斷的盈利來保證創新投入。未來,收入貢獻上我認為C端增長會非常快,但是做C端是需要有品牌的。”
“原料是公司的研發深度,醫療終端產品是公司的研發高度,C端業務是公司的市場廣度,三者相輔相成,互為表里。”趙燕曾經這樣解讀自己的戰略構想。
四條腿走路給了華熙生物更多的安全感,但邁向安全感的過程中,這份焦慮或許要一直伴隨。
300多萬優質簡歷
17年行業積淀
2萬多家合作名企業
微信掃一掃 使用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