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位推薦
- 珍格醫療-臨床銷售 15001-20000
- 地奧制藥-醫藥代表 6001-8000
- 普利德醫療-醫療設備銷售經理 面議
- 大唐-兼職招商經理 面議
- 景德中藥-直營經理 6001-8000
- 安邦醫藥-省區招商經理 8001-10000
- 恒瑞醫藥-醫藥信息溝通專員 6001-8000
- 黃河中藥-學術講師 8001-10000
發布日期:2011-03-02 瀏覽次數:220
目前,大學生就業問題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從教育部公布的畢業生就業率看,1996年至2007年分別為93.7%、97.1%、76.8%、79.3%、82.0%、90.0%、80.0%、75%、73%、72.6%、72.6%、70%,2008年不到70%,2009年為68%,總體呈下降趨勢。那么,西部地區的大學畢業生就業狀況又如何?
“甘肅省高等教育規模擴展與勞動力市場銜接研究”課題組,于2007-2010年的每年6月份,對甘肅省大學畢業生的就業狀況進行了抽樣調查,試圖通過“解剖麻雀”式的研究在時序上反映大學畢業生的就業狀況。課題組2007年選擇樣本高校11所,2008年增加到15所,2009年和2010年又增加了2所獨立學院,達到17所。從被調查者的性別看,男生占50.3%,女生占48.4%,缺失值為1.3%;從學歷層次看,本科占77.7%,專科(高職)占22.3%,缺失值為1%.
簽約率:總體穩定,女性偏低
調查將畢業生的去向分為6類:已經簽約、上研究生、出國、自主創業、沒有落實工作單位和目前不想找工作。2007-2010屆畢業生的簽約率(截至當年6月的統計)分別為25.9%、25.8%、22.1%、28.7%,4年來處于一個相對穩定的水平。受經濟形勢影響,2009屆畢業生的簽約率比2008屆下降了3.7個百分點;而繼續上研究生者的比例呈上升趨勢,由于金融危機推升就業難的心理預期,2010年的考研率比2009年高出7.4個百分點。另外,4年來參加過研究生入學考試的畢業生比例比較穩定,且總體呈現出上升的趨勢,2007-2009年分別為28.7%、31.3%、26.1%和39.0%,平均值為31.3%.對于考研的目的,畢業生們認為就業難是主要原因。
如果將已經簽約、考研、出國、自主創業和目前不想找工作的均視為“確定去向”,確定去向的落實率呈現出逐年提高的趨勢,在簽約率基本穩定的情況下,主要是上研究生的人數增多產生的結果。同樣地,2009屆畢業生的“確定去向的落實率”比2008年下降了2.4個百分點。
不同學歷、性別、專業屬性之間的“簽約率”和“確定去向的落實率”之間存在差異。女性的簽約率和落實率均明顯低于男性,2009年女性簽約率下降比較明顯,分別比2007年和2008年下降5.3個百分點和7.6個百分點,到2010年又回升到22.7%;師范生無論是“簽約率”還是“落實率”都大大低于非師范生。
畢業生流向:大部分留在西部
總體上看,西部地區高校的大部分畢業生還是留在西部地區工作,西部地區就業的大學畢業生4年來一直維持在50%左右。去東部地區就業的畢業生近三年呈現下降的趨勢,2010屆比2008屆下降4.3個百分點。
4年來,去直轄市和省會城市的畢業生呈現出逐年增長的態勢,2010屆畢業生在省會城市就業的比例最高,占37.9%;4年來到農村工作的畢業生卻呈逐年下降趨勢,2010屆最低,為8.2%.
國有大中型企業、中小學校和私營企業是西部大學畢業生就業的主渠道,2010年三者占到了70%.到黨政機關就業的畢業生呈逐年上升趨勢,2010屆到國有大中型企業工作的畢業生最高;2009屆到鄉鎮企業和私營企業的人數比例較高,這可能是受到金融危機的影響;到外企、科研機構和高等學校的人數基本穩定;而到中小學校就業的畢業生下降幅度較大,2010屆比2007屆下降了16個百分點。
擇業標準:最看重長遠發展機會
4年的調查結果表明,大學生就業時考慮因素的排序沒有發生變化,只有2010屆“專業對口”的排序超過了“個人興趣與愛好”的排序,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個人今后發展”、“經濟收入”、“自己是否適合該職業”。4年來各因素的比例變化波動不大,但大學畢業生對“專業對口”的考慮呈現出更加重視的趨勢。
在“您認為對就業的不利因素”這一問題的選擇上,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學校知名度低”、“沒有社會關系”和“專業冷門”,且選擇“沒有社會關系”的比例呈現逐年上升趨勢,說明社會關系對西部地區大學畢業生就業的影響較大。
隨著時間的變化,西部地區大學畢業生到西部和農村就業的意愿整體呈上升趨勢。對于不愿意到西部和農村工作的原因,選擇“沒有發展機會”和“收入太低”的排在前兩位,說明只要國家能夠提供較好的發展機會,提高收入待遇,很大一部分畢業生還是愿意到西部和農村去施展自己才華的。進一步分析發現,4年的數據均顯示,農村學生愿意去農村工作的比例遠高于城市學生,男生的比例高于女生,師范類畢業生也高于非師范類畢業生。
調查顯示,大部分畢業生是愿意自主創業的,2007-2010屆畢業生選擇創業的比例分別為65.6%、61.6%、63.4%、52.6%.對于選擇自主創業的原因,感覺“創業更能實現自我價值”是首要原因,“找不到自己滿意的工作”也是一個重要原因。進一步分析發現,來自城市和農村的畢業生自主創業意愿的差異不大,男生比女生更愿意自主創業;不同學歷之間,專科生的創業意識更強。
就業信息:就業指導部門作用凸顯
調查發現,2007-2010屆分別有63.4%、72.9%、71.1%和64.4%的畢業生表示愿意參與大學生就業“西部計劃”,但了解這一內容的畢業生不到半數,表示不了解“西部計劃”的分別為60.9%、58.7%、64.2%和61.0%.在獲取就業信息的渠道上,“網絡和其他媒體”、“招聘會”等方式是畢業生獲得就業信息的主要渠道;通過“家人親朋”、“老師”獲得就業信息的比例4年來變化不大,但通過“學校就業指導機構”獲取就業信息的比例呈現出逐年上升的趨勢,說明西部地區高校的就業指導工作得到了加強。
工作搜尋:求職單位越多成功率越高
4年來西部大學生工作搜尋努力程度如何?我們用“聯系過多少家單位”和“到過的城市”表示搜尋廣度,用“著重聯系的單位個數”表示搜尋密度。截至到調查時(每年6月),2007-2010屆畢業生平均求職單位數分別為4.99個、5.2個、5.64個和4.89個;在畢業生到過的城市上,2007-2010屆畢業生平均到過的城市數分別為1.89個、2.18個2.05個和1.96個,重點聯系單位個數平均分別為1.75個、1.99個、1.90個和1.97個。可以看出,西部大學畢業生無論是在搜尋廣度還是在搜尋密度上都處于一個相對穩定的水平,總體上略有上升,但波動不大。進一步分析發現,求職單位的數量與求職成功率有顯著的正相關關系,2007屆“已經落實單位”的畢業生平均求職單位數為4.99個,2008屆為6.07個,2009屆為6.51個,2010屆為5.31個;2007屆“沒有落實工作單位,正在找工作者”平均求職單位數是4.31個,2008屆為4.90個,2009屆為5.62個,2010屆為5.11個,但求職去過的城市數量與求職成功率沒有明顯的相關關系。
在求職費用上,2007-2010屆甘肅省大學畢業生的求職花費整體呈上升趨勢。我們將求職費用分為8類,排在前幾位的主要是請客送禮花費、交通費、住宿費和電話費。需要指出的是,請客送禮占有較高的比重,花費排在所有費用的首位,而且逐年上升,2010年這一項花費比2007年高出212.2元。
期望工資:總體呈上升趨勢
期望工資是指大學生在擇業時對工資水平的一個預設的最低“心理價位”,如果低于這一標準,畢業生就會拒絕接受這一工作。調查結果顯示,大學畢業生找工作時能接受的最低月工資呈上升趨勢,2007-2010屆畢業生的期望工資分別1343.6元、1659.1元、1566.9元、1940.4元。畢業生的期望工資具有以下特點:同一年度相比,期望工資與學歷水平有關,本科高于專科;性別差異顯著,男性高于女性;非師范類畢業生高于師范類畢業生。比較2007-2010年連續4年的趨勢發現,受經濟形勢的影響,大學畢業生的預期薪資除了在2009年有所下降外,總體呈上升趨勢。不同性別的大學畢業生期望工資總體呈上升趨勢。師范類畢業生的期望工資4年來呈穩步上升的態勢,非師范類畢業生的期望工資在2009年有所下降。盡管非師范類畢業生的期望月薪高于師范類畢業生,但這種差距隨著時間的推移在逐年縮小,2007年這一差距為380.8元,到2010年縮小為167.1元。
總體而言,西部地區大學畢業生的就業狀況不容樂觀,無論是“簽約率”還是“確定去向的落實率”都處于相對較低的水平。面對日益增長的就業壓力,選擇考研的人數和實際考上研究生的比例都在逐年攀升。idxdy0003
300多萬優質簡歷
17年行業積淀
2萬多家合作名企業
微信掃一掃 使用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