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位推薦
- 珍格醫療-臨床銷售 15001-20000
- 地奧制藥-醫藥代表 6001-8000
- 普利德醫療-醫療設備銷售經理 面議
- 大唐-兼職招商經理 面議
- 景德中藥-直營經理 6001-8000
- 安邦醫藥-省區招商經理 8001-10000
- 恒瑞醫藥-醫藥信息溝通專員 6001-8000
- 黃河中藥-學術講師 8001-10000
發布日期:2011-02-17 瀏覽次數:230
政府部門:未雨綢繆搭建平臺
企業招不到工人,急了。有關部門看到企業的困難,同樣急了。怎么辦?惟一的出路是主動出擊,尋找資源。到哪里找呢?勞動保障部門決定鞏固老基地,開辟新基地。
江西省是我市多年的勞務協作基地。我市與永豐、玉山等縣(市)的勞務協作已有10年以上的時間。2008年以前,我市每年組織企業參加當地的春季勞動力交流大會。目前,永豐縣在我市的勞務人員有4000多人,集中在店口、大唐的機械、襪業企業,而在店口就有3000多人。
除了豐富的普通勞動力,江西的職技院校較多,一些民辦高校規模很大,技術工人的資源同樣豐富。前幾年,曾印發江西職技院校的聯系冊,以便企業聯絡。為此,勞動保障部門把江西作為解決企業技工荒的突破口,著力開展“架橋鋪路”工作。
2010年3月初,就業管理服務處的同志第一次南下江西,到南昌、上饒、新余等地的職業技術院校,走訪洽談。實地走訪后,勞動保障部門的人員感到很興奮,因為這是一個技能人才的巨大寶庫。如:江西渝州科技學院有在校生3萬多名,每年畢業生有8000多名。贛西科技學院有在校生1萬名,每年畢業生兩三千人,而且其機床、數控技術、服裝加工等專業與我市的產業對口。得知2010年4月16日紹興市將舉辦第三屆校企合作技能人才洽談會,屆時眾多院校將到紹興設攤。市勞動保障局認為,這是一個極好的校企對接機會,不如篩選一些院校,把他們“請”到諸暨,與我們的企業面對面作交流對接。
于是,勞動保障部門決定第二次下江西,進行更深入的洽談,篩選院校。2010年3月24日-27日,市勞動保障部門組織盾安、海汛等5家企業赴江西玉山、永豐、吉安等三個(縣)市進行勞務洽談,企業代表與當地職技院校負責人就開展校企合作進行了溝通。
2010年4月16日,紹興市第三屆校企合作技能人才洽談會舉行,江西等省(市)的職技院校匯聚紹興,尋求企業合作。我市勞動保障部門除了組織有關企業參會外,與前期交流的院校再次對接,邀請其來諸暨走走看看。4月17日,40多家職技院校在市人才交流中心與我市企業進行面對面交流。當天,會場氣氛熱烈,校企雙方互遞資料,互通聯系方式,簽訂合作意向。有的院校負責人還實地到企業參觀考察,校企合作有了一個良好的開端。
在鞏固老陣地的同時,有關部門開始尋求拓展新的勞務結對關系。2010年11月初,青海省海北州和下屬四個縣的人力資源部門負責人來我市,在先后走訪了店口、大唐、楓橋等鎮鄉和盾安集團、阮市珍珠、三馬錦綸等企業后,與我市20多家企業代表就廣泛深入的人力資源合作進行了洽談。海北州還與我市簽署了人力資源合作協議書。
今年春節前,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特意組織海亮、露笑、盾安等企業到上饒、武漢、西安、長沙等地招聘大中專學生和工人。
政府部門為企業搭建了一個又一個招工平臺,作為招工主體的企業應該怎么辦呢?
企業:要盡量留住老員工
年年歲歲,春季人力資源招聘會上上演著驚人相似的一幕:大量的求職者渴望找到滿意的工作,眾多企業希望找到合適的工人特別是技工,雙方洽談成了,留了下來。員工做到年底,過完春節,又不來了。于是,又是招工難與求職難一幕再現,企業和求職者都走進了這一怪圈。雖然形成這一怪圈有多種原因,但在現有情況下,企業可以做些什么呢?
露笑集團目前有員工1300多人,正月初六開工時,沒有按時回來的只有五六十人,有些員工還打電話要帶人來企業,目前人員基本到崗,不缺人。老員工的穩定,為企業正常生產經營提供了保證。
“企業一定要把穩定老員工作為用工的主導,同時通過老員工帶新員工來補充用工缺口。企業如果留不住員工,一定要反思自身存在的問題,是勞動待遇低,還是工作環境差,要讓員工有自豪感和歸屬感,吸引員工長期留下來。”露笑集團人力資源部部長鄭大康這樣說。
就業管理服務處主任鐘明也認同這一點:“傳統的勞務輸出地江西、安徽等地仍然有大量的勞務人員外出,能不能‘流’到諸暨,并且‘留’下來,企業大有文章可做。企業必須營造良好的環境,勞動保障制度、管理制度要及時跟上。另外,企業要主動與大中專院校聯系對接,吸引新生代的技術工人。”
“企業遭遇‘用工荒’說到底是產業轉型升級問題,生產科技含量低的產品,利潤低,待遇低,也吸引不了人。只有產品的科技含量高了,利潤上去了,有錢提高待遇了,人才也吸引進來了,這樣就會形成一個良性循環。”一位年前參加過西安、長沙等地洽談會的企業人力資源部部長對吸引不了員工深有感觸。
2月14日,節后首場人才交流會在市人才交流中心舉行,152家企業面向大中專學生和求職者提供了3526個崗位。而去年同期,124家企業進場,提供的崗位是2475個。“來招聘的企業比去年多,崗位也比去年多,但求職者比往年少。”市人才交流中心的負責人告訴記者,“這與2008年、2009年人才市場火爆的形勢形成了明顯的反差,也再次印證了開年來浙江各地用工緊缺的狀況。”
現狀:用工緊缺將成常態
近年來特別是2008年金融危機后,企業用工荒有愈演愈烈之勢。據市就業管理服務處主任鐘明分析,造成用工荒的主要原因有:一、經濟持續回暖導致企業用工需求迅速上升。二、隨著東部產業轉移和中西部的崛起,原來的勞務輸出大省江西、安徽、河南等需要大量工人,越來越多的外出務工人員選擇在家門口就業。像江西上饒,服裝企業的工資在1500元—3000元之間,平均工資只比我市低三百元左右,傳統勞動密集型產業薪酬優勢不明顯。目前,浙江省與中西部企業月工資水平差距只有300元—500元,加上我省生活成本普遍較高,對外來求職者的吸引力減弱,很多農民工不愿意來了。三是越來越多的“80后”、“90后”新生代勞動力逐漸成為主體,他們的文化程度普遍高于父輩,大部分接受過中職或高職教育,想出來闖,但對就業環境、工資待遇和發展空間的要求遠遠超過父輩,對條件差的企業敢于“用腳投票”,而一些企業勞動保障制度、管理制度跟不上,留不住人。
另外,中西部地區的企業也開始面臨用工短缺困擾,以前政府部門希望勞動力外出務工掙錢,現在是千方百計想讓勞動力留下來。這不,節后,紹興組織企業去重慶招工,當地政府部門婉言謝絕。企業招工負責人普遍反映,近年來,企業招工難度不斷增加,熟練工人更是“一工難求”。
正因如此,用工緊缺將作為一種常態存在。這也與近年來春季人力資源招聘會的信息相吻合。
從2007年—2010年春季人力資源招聘會供需情況表中可以看出,2007年—2009年,人力資源市場上,求職者與招工者大體處在一個平衡狀態,一定程度上是求職難,特別是大學生就業難。但是2010年,人力資源市場上供求關系發生了一個大的逆轉,126家企業進場設攤提供就業崗位10319個,而進場求職的人員只有3000余人,達成就業意向的只有一成多,崗位供求率為 343.97% ,“招工難”特別是技術工人的短缺,成了制約我市經濟轉型升級的瓶頸。idxdy0003
300多萬優質簡歷
17年行業積淀
2萬多家合作名企業
微信掃一掃 使用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