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位推薦
- 珍格醫療-臨床銷售 15001-20000
- 地奧制藥-醫藥代表 6001-8000
- 普利德醫療-醫療設備銷售經理 面議
- 大唐-兼職招商經理 面議
- 景德中藥-直營經理 6001-8000
- 安邦醫藥-省區招商經理 8001-10000
- 恒瑞醫藥-醫藥信息溝通專員 6001-8000
- 黃河中藥-學術講師 8001-10000
發布日期:2011-02-12 瀏覽次數:436
隨著中國經濟的悄然變化,以及新生代農民工不愿意干體力活的現狀……使得“用工荒”呈愈演愈烈的態勢。而要解決這個問題,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解決“用工荒”需要多方出手
“現在很多企業都想要技術工人,最好是能直接上崗工作,這就把很多沒有技術的工人擋在了門外。”山東省職業介紹中心主任譚建國分析說,解決這個問題需要政府、用人單位和農民工共同努力。“企業應該為工人提供更多的培訓機會,而農民工也應該努力提高自己的素質。”
在“用工荒”面前,其實很多用工單位已經開始降低門檻,考慮招收沒有技術的工人。在2月11日七里河舉辦的針對農民工的專場招聘會上,很多企業就明確在招聘啟事上寫著可以為工人提供技術培訓。
“解決‘用工荒’,更關鍵的是農民工應該努力提高自己的素質。”譚建國說,現在政府也陸續開辦了多種就業培訓班,目的就是讓農民工變成有技術的高水平就業人才。
王忠武教授也建議,“80后”、“90后”農民工要提高工作技能,降低心理預期,通過接受教育培訓、在職積累經驗提高個人技能,努力從勞動力市場進入人才市場。
“很遺憾的是,現在很多農民工對于就業素質的提高還沒有足夠的意識。”譚建國說,為了吸引農民工參加技術培訓,政府開辦的技術培訓班不僅不收取農民工的學費,還給予一定的生活補貼。“即便如此,主動來參加培訓的農民工還是不多,很令人著急。”
“用工荒”是假結構錯位是真
一邊是因為招不到工人而難以正常營業的用人單位,一邊是很多農民工正在為找工作而犯愁。
在濟南經營一家汽修廠的崔先生想要招10名汽修工,招聘啟事發出去三四天了,到現在為止打電話來詢問的一共也沒幾個人。“本來想招有點技術,年齡也不想太大的。誰知一直招不到工人。”崔先生無奈之下,決定降低門檻,不再對技術提出要求,“那就把人招來之后再培訓吧。”
相比企業找不著人干著急,一些農民工找工作也是“挑三揀四”。在濟南市經八路、全福立交橋等多個由農民工自發形成的勞務市場上,很多農民工經常是三五天也找不到合適的工作。
“我沒啥技術,也就能去干家政或在餐廳打工。但是給錢太少了,一個月才給一千五百塊錢。給錢多的活要不就是需要技術,要不就只要年輕人,根本不要我們這樣的。”來自商河的40多歲的老李說,在附近等活的師傅大多都是這樣的情況,好活干不了,孬活不愿意干。
山東省職業介紹中心主任譚建國說,現在的“用工荒”其實質是就業的結構性錯位。“很多工廠招不到工人,是因為他們需要的是有技術或者是有學習能力的工人。而很多找不到工作的農民工自己沒有技術又沒有學習的欲望,對工資的期望值又過高。這就造成了崗位空著沒人干,人閑著沒活干的情況。”
不少農民工就業對山東不感興趣
“結構性錯位使得‘用工荒’成為一個普遍現象,而隨著中國經濟的悄然變化,中西部開始與東部搶農民工,而各地公司規模又不斷擴張,這些都使得‘用工荒’進一步擴大。”在采訪中,不少業內人士表示。
“面對家鄉的就業機會,農民工外出打工的信心開始動搖,而且隨著工資差距逐步縮小,農民工們留在家鄉打工的人數也就越來越多,使得濟南外來務工人員也就減少了。”濟南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一位負責人表示,以濟陽縣為例,外出務工人員有11萬人,不過六成以上都離開濟南去外地打工,大量人員的外出,也影響了省城濟南的用工,出現“用工荒”的情況。
“經濟持續發展,公司規模不斷擴大,而專業性人才培養跟不上,也是造成‘民工荒’的原因之一。”濟南一家人力資源市場的欒姓負責人分析稱,目前,中國的專業技工院校一直較少,中等技術教育欠發達。面臨產業升級轉型,技術工人供不應求。現在,低端勞動力市場的主力軍,不少是農村剩余勞動力,年齡多在40歲左右,缺乏專業技術,較難適應產業升級的技術要求。長期以來,學生多重視常規應試教育,忽視專業技術教育,不僅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技術能力弱,連專業技工院校的畢業生技能也不過關。
新生代農民工不愿干體力活
“我會車工、鉗工、焊工,工資要求2500元左右。”十六里河22歲的小王說,工作時間不能太長,不能太臟太累,“最理想的是小型車床廠”。小王家有兄弟姐妹4人,他排行老小,父母兄姐前幾年也在外打工。“我們家雖是農村的,可住的是大房子,電視冰箱洗衣機都齊全。”他坦言家里條件不錯,自己也沒吃過什么苦。22歲的他在勞務市場呆了三天,卻一直沒找到合適的工作。
山東大學社會學教授王忠武表示,新生代農民工較上一代來說,具備一定知識,對薪酬、福利、個人健康、發展前途等有更高的要求。現在不少農村青年不會干農活,穿著打扮也很時尚,生活方式、理想追求都已經城市化了,但個人的能力卻離高端就業市場較遠,復雜勞動承擔不了。“新生代農民工的減少也加大了‘用工荒’。”
300多萬優質簡歷
17年行業積淀
2萬多家合作名企業
微信掃一掃 使用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