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位推薦
- 珍格醫療-臨床銷售 15001-20000
- 地奧制藥-醫藥代表 6001-8000
- 普利德醫療-醫療設備銷售經理 面議
- 大唐-兼職招商經理 面議
- 景德中藥-直營經理 6001-8000
- 安邦醫藥-省區招商經理 8001-10000
- 恒瑞醫藥-醫藥信息溝通專員 6001-8000
- 黃河中藥-學術講師 8001-10000
發布日期:2011-01-12 瀏覽次數:392
多位“富二代”還向筆者表示,自己最擔心“富不過三代”,不知道能不能將家族企業的輝煌持續到“第N代”。
高學歷“富二代”
越來越多
據省工商聯調查,未來5至10年將是我省非公有制企業主交接班的關鍵時期,計劃由子女接班的達30.5%。目前廣東非公有制經濟代表人士后備隊伍大致由兩部分構成:一是國家或省百強民營企業、規模以上民營企業的接班人選。二是新興行業、高科技行業等科技型、成長比較快的民營企業負責人,年齡在40歲以下,大學以上文化,經營管理能力強、有一定理論素養、社會形象好,有較大發展潛力。
很多“富二代”有高學歷,受教育程度普遍比上一代高,有出國留學經歷的可達40%以上。知識豐富,視野開闊,不僅著眼于國內市場,也有把事業拓展到國際舞臺的雄心。
一位企業家“二代”告訴記者,他17歲去美國留學,在那里呆了11年。讀完MBA之后,他進入一家上市公司工作了兩年半時間。
“2008年回國,我當時感覺要學的東西已經到了一個瓶頸,并且看到老爸在國內工作得很辛苦,是時候回來幫他。現在公司的發展是向著上市的方向走,這也是一直以來老爸的愿望。在我的手上,要想著怎么樣做規范化和標準化流程,搞好公司內部的運作,以后也會逐步走向國際市場,把企業做大做強。”
在留學期間,這位“富二代”不僅僅是讀書,同時花大把時間做兼職。剛過去第一年就開始做兼職打工,周末兩天每天連續上班12個小時。他在小賣部賣東西,在唐人街上送啤酒,一天工作12小時掙40塊錢。后來他又在銀行做前臺服務,在物流公司當數據輸入員,此外還上門向美國人推銷廚具。“不是因為生活費不夠,是想鍛煉自己的賺錢能力,不當向父母伸手要錢的啃老族。”
“富二代”資歷淺難服人
在調查中,大多數“創業二代”表示自己重視創新。很多人接班之后,試圖能大刀闊斧地革除企業積弊,利用在國外接觸到的先進經營理念、管理方式來推陳出新。但“初來乍到”當總經理,怎樣才能使下屬聽自己的話、跟著自己的思路做事是他們面臨的巨大挑戰。
他們不喜歡家族企業里全是“皇親國戚”,希望能建立現代的、規范的企業架構,一些重要崗位任用職業經理人。他們說,自己的經歷和才能是有限的,怎么樣維持企業的發展,關鍵還要借力外面的人才。他們眼里看到家里的公司有很多方面做得不好,希望自己能進行改善,但要改變公司原有運作模式實際上是很難推動的,需要自己慢慢地跟工作團隊磨合,以點帶面,讓下屬和自己的思維一致。
一位已經當上企業總經理的學員說,企業內部的隱患很多。在人事方面,家族里的七大姑八大姨分別占據著重要的崗位,還有很多創業元老,也各有自己的一派勢力。他們看我年輕,不屑向我匯報工作。在經營管理方面,企業已經形成一套固有的發展模式,路越走越窄,可作的選擇越來越少。所以我當上總經理后,力圖推進企業人事結構的改革,但是困難重重。”
“富二代”壓力遠高過一般人
“富二代”有自己的圈子,圈子里面“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有事業型的,也有享受型的。事業型的“富二代”在一起談得最多的話題,是怎么樣突破“富不過三代”的魔咒。
多位學員告訴筆者,他們的工作壓力非常大,不低于一般人。一個星期,每天都處于不定時工作的狀態,隨時想到一個好點子、好項目,就會跟進下去。他們希望在現有的資源平臺上,尋求強強聯合、資源互補,拓展自家企業,開拓一片屬于“二代”自己的天空。
一位家族企業年產值達10億元的學員說,父親給自己的壓力非常大,帶著自己干了一年。現在公司日常經營管理事務交給自己來做,重大決策由父親負責,并要經過決策委員會審議。
雖然他的父親平常不會干預他的工作,但是在跟蹤關注他的表現。父親允許兒子犯錯,只有犯錯了才能真正學到東西。有時候做一個決定時,用父親的方法會省點錢,但是按照兒子的方法就會浪費多一點。但是,父親還是給兒子發揮的空間,這是一種磨練。很多企業老板都有這樣的思維,讓孩子去磨練和嘗試。
重視人際交往是“創業二代”的普遍特點。據他們說,喝酒、飲茶、吃飯、打高爾夫、打網球、找政府官員聊天,都是他們的工作內容之一。在這些活動中,他們可以談項目,找到商業合作的機會,甚至是政策的支持。
民營企業傳承“八大難”
中國民營科技促進會副會長、北京華商管理科學研究院院長袁青鵬在培訓班上講授了中國民營企業的傳承和創新。他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中國民營企業面臨一場新的挑戰,在企業傳承方面有著八大難題。
“改革開放30多年,老一代企業家已經55歲—75歲之間,企業交接班問題迫在眉睫。從全球企業傳承規律看,第一代到第二代成功交接班的比例為30%,第二代到第三代成功交接班的比例為15%,第三代到第四代成功交接班的比例只有5%。”袁青鵬認為,我國民營企業經過30多年的高速發展,一個大調整、大變革、大洗牌的新時代已經到來。
袁青鵬說,目前中國民營企業傳承的難題有八大方面,分別是:企業內部家族人員成堆;企業元老給“企業家二代”的阻力;老企業家的子女之間有紛爭;父親不愿意交出企業經營權;子女不愿接受經營企業的任務;父子之間存在分歧;“二代”不爭氣、沒能力;企業正在走下坡路。
應如何培養民營企業傳承接班人?袁青鵬表示,中國民營企業的傳承不單是財產的傳承,核心應該是企業“靈魂”、企業文化的傳承。“生兒難,養兒更難”,“一代”應該教育“二代”,樹立敢為天下先的創新精神、堅忍不拔的意志、樂于奉獻的精神以及正確的做人做事態度和對待財富的態度。
袁青鵬還總結出中國民營企業傳承十大模式,分別是:共同創業型,父子一起打江山;以師帶徒型,“一代”言傳身教幫助“二代”經營企業;基層鍛煉型,“二代”從企業基層干起,積累經驗;委托代理型,企業的所有權是家族的,委托給“二代”經營;獨立創業型,讓“二代”通過自己努力創造出一番事業;垂簾聽政型,老一輩當著外人面不說,回家之后再慢慢教子女怎么做;分權共治型,給幾個子女各一部分股權;突然接班型,因為一些突發原因,“二代”直接走上企業最高領導崗位;經理人制型,企業所有權歸“二代”,但聘請職業經理人經營企業;搶班奪權型,因為上一輩不愿意交權,導致下一輩策劃一些途徑奪走企業。
300多萬優質簡歷
17年行業積淀
2萬多家合作名企業
微信掃一掃 使用小程序